文字版:
1993年《Faces in A Clound》(云中的面孔)出版,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
To our parents
作者罗伯特·史托罗楼和乔治·艾特伍德
想把这本书献给谁?
这本书的出版
标志着精神分析家族中的新成员
呱呱落地
在第六章 <From the Subjectivity of Theory to a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正式宣告精神分析主体间系统理论的诞生
主体间理论深受胡塞尔现象学
以及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影响
胡塞尔曾经说“”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主体间理论就是提醒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
返回到纯粹的主观体验中
放弃掉对所谓客体的客观观察与分析
然后就其意义进行纯粹的表达
“每一种原初地给予的直观是认识的正当的源泉”(胡塞尔)
现象学使精神分析的咨询现场显现出第三维度
发现了进入彼此双方精神世界的蹊径
同时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与语言的思考
启发了主体间理论来去回答以下的问题
当咨询师面对来访者时
要如何说话和存在
话是怎样在诉说这个来访者
这些话怎样遮蔽了这个来访者哪些本真
2014年《主体间性心理治疗》在中国出版
作者Peter Buirski
作为罗伯特·史托罗楼的学生
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以上发问和思考
精彩地演示了主体间理论在心理咨询实践中的应用
Making Sense Together
我们一起的共在
产生了我们各自的心理世界
2019年8月24日-25日
SPEP导师Peter Buirski
将不远万里
从美国丹佛来到北京
和我们相聚
他要分享他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的经验
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精神分析理论
到当代精神分析理论的艰难跨越
但这是必须走的一小步
它将给我们带来未来飞跃的一大步
无论你是精神抖擞地希望获得新的理论知识
提高你的咨询实践技能
还是你在你的咨询实践和生活中
感到日渐疲惫和憔悴
需要一次充电和加油的能量补充
我们都衷心欢迎你
希望在这两天里
我们将体验到心理学前辈的智慧和情感
同时享受这一心理学同仁团聚,心灵修整的时光
导师介绍:
Peter Buirski
课程时间:2019年8月24-25日,09:00-17:00
课程地点: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世联空间(暂定地点,可能变动)
课程内容:
第一天:
一. 从主体到主体间的回归
二. 现象学与情境主义
三. 主体间的感受性
四. 共情,情感同调与调谐
五. 现场咨询案例演示
六. 分组体验讨论
七. 案例督导演示
八. 分组体验讨论
第二天:
一. 核心经验组织原则
二. 主体间体验的阐释
三. 治疗的核心原则和关键时刻
四. 主体间理论指导下的督导过程
五. 现场咨询案例演示
六. 分组体验讨论
七. 案例督导演示
八. 分组体验讨论
(以上为课程计划提纲,具体内容视现场情况,可能会有部分调整)
Peter Burski博士将分享他在主体间理论指导下
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咨询经验和案例督导经验
将重点对咨询案例的进程和督导做出现场演示
和大家详细讨论和分享当代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细节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