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女,60岁,因头晕、眼花、打嗝不止等身体不适前来医院精神科就医,在初始访谈后了解到10年前曾因受到惊吓首次出现症状,之后去医院详细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这之后的10年症状从未消失,时而减轻时而加重。去年8月母亲去世,头晕、眼花、打嗝等症状开始加重,于是再次来到精神科。
当大夫提及10年前的场景时,来访者非常自豪地说:不怕,有什么好怕的。问及对于妈妈的去世是否很伤心时,来访者很快回答:不伤心,我不伤心,妈妈都是我伺候的…….
我们发现,这样的来访者在医院精神科门诊特别多见,而且年纪较大者居多,在她们身上,你能明显看到勇敢、坚强、热心、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就像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你只能和他们谈高兴、骄傲、愉快等所谓正向的感受与情绪,一旦谈及愤怒、害怕、伤心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同时,在“我没有”的后面,还要加一些例证:“人家都说我想得开,成天乐呵呵的,一点烦心事没有,我家里人也这么说……”
每次看到此情景,作为咨询师,我都特别心疼,因为我的父母以及很多长辈都和这位来访者一样——一辈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儿女操着各种各样的心……但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关注过那些曾被自己忽略的愤怒、害怕、伤心等负面的感受和情绪,以至于被她们困扰了10年还被蒙在鼓里,一个人的情绪有正向的开心愉悦,也一定有负向的害怕伤心,其实说正向负向不太客观,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能量,正负只是人们为了区分而加上去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斗志昂扬时能够迈开大步前行,我们能看到这个斗志昂扬的感受或者情绪带来的巨大能量,同样的,负向的情绪也有很大的能量,只是我们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压抑。打个比方,负向的情绪就像一个皮球(注意是皮球不是气球),原本它是浮在水面上的,我们越压它,它就会越反弹,文中的来访者就压了这个皮球10年,也就和它一起挣扎了十年,情绪上压抑,身体来表达,于是头晕、眼花、打嗝不止等躯体症状也就伴随了10年。
如何解决?答案很明显——放气。把不良的情绪表达出来,没表达一次就是给皮球放一次气,直到气球中的气全部放完,否则真的有一天皮球会爆掉。这一点,我们可能真的要向某些动物学习,例如:野兔被猛兽追赶跑到了树洞里,之后它会发抖,发抖的过程就是释放害怕的过程,之后它可以继续奔跑于丛林当中。我们缺少的就是这个野兔发抖的过程。
也许有人会问:情绪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吗?答案是肯定的,回想一下你的童年,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你可能记得某某曾经伤害过你,以我本人为例,我特别怕狗,一见到狗就想躲起来,尤其不敢看狗的眼睛,但在我的记忆中没有被狗咬过。后来有一次聊天,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被狗咬过耳朵,听她一说我才想起印象中好像被狗追,而且在梦里我也有被狗追的经历,这就是记忆深处的害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曾经的害怕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一见到狗,潜意识就开始活动,害怕的情绪再次出现。
由此可见,我们所有的“负向情绪”也需要我们像对待愉快、开心等正向情绪一样,大声的说出来,“伤心了就哭”和“高兴了就笑”一样正常,不压抑才正常,说出来才健康。
文/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