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里的一泡尿,到地球上最后一杯水

记得在一次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的课堂上,一位女性咨询师报告了她的一个案例;当时在场的同学,都露出了非常的惊讶的表情,之后,有窃窃私语,有压低的笑声发出。因为按照当时大家对心理咨询设置的理解,这位咨询师的胆子太大了,几乎突破了所有的设置

记得在一次心理咨询案例督导的课堂上,一位女性咨询师报告了她的一个案例;当时在场的同学,都露出了非常的惊讶的表情,之后,有窃窃私语,有压低的笑声发出。因为按照当时大家对心理咨询设置的理解,这位咨询师的胆子太大了,几乎突破了所有的设置。
在和她的来访者咨询中,
她不中立,非常偏向于来访者,爱憎分明,喜怒表达于来访者之前。

她不节制,不断给出建议,甚至试图参与到来访者现实的生活事件中去。

她不匿名,情感暴露无疑,自己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困惑,也与来访者分享。

当时大家都觉得她会把弗洛伊德“气死”,把精神分析玷污,把心理咨询降级为苟且之术。我也觉得她太初级了,太不正宗了,一种嘲笑,鄙夷的感觉,由心而生。但听说她的咨询费很高,而且咨询月收入不菲,当时也觉得完全不能理解。

于是督导的场面一扫往日的沉寂,安静,拘谨,变得火爆,活跃,和嘈杂。大家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评判,讽刺,嘲笑,当然也有共情。

总结的时候,这位被督导的咨询师有些不不服,向督导师挑战到:“既然大家都认为我做的不对,不好,为什么来访者第一次来就预交了十次的咨询费用,而且持续地来找我?”督导师沉吟了一下,“就像一个人在沙漠里,没有了水,有一泡尿也是很好的嘛”,大家哄堂大笑。

“沙漠里的一泡尿“,这句话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很多年,挥之不去,召之即来;
也许是因为它隐喻的太深了?不知道,每每这句话浮现的时候,当年的场景,同时出现在眼前。有对那位咨询师的不屑,嘲笑,也有对督导师的犀利的佩服。

我,我们肯定是沙漠里的甘泉,和清水,怎么能是一泡尿呢。我为自己是“甘泉”,自鸣得意了很多年,虽然我没意识到。

反思一下

我的来访者,确有把我当做“清泉“的,当然也不是恒久不变的;也有把我当成”美酒“的;有把我当成水的,甜的,或苦的;也有把我当做是”餐桌上的一泡尿“;还有把我当成是”毒药“的。

所以我联想到,其实被当做沙”漠里的一泡尿”,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它是可以救命的。但这句话,以及当时的情境,又隐含了些许的失望,和愤怒,在沙漠里接受这泡尿的人,对自己所遭受的不公不幸的委屈和反抗。

“为什么不是甘泉,为什么不是清水“

“为什么是我,我做了什么错事,遭受如此的不幸”

这样的疑问,责问,经常出现在咨询中,对自己待遇的不平,对自己身世的不愤,对周围人的愤怒,逐渐会浮出水面。是啊,“尿”确实难喝,为了生存,有的人曾经没有办法“喝”了,现在“恶心”,“反胃”,也是正常的,愤怒和反击,是可以理解的。

但其实,这些不幸的人,还是相对幸运的,他们还是有资源来维持存在的,还是有和环境的关系的,虽然关系的质量低下,对方品质不佳。但也许正是这一丝的希望和资源,延续了他以后的存在。这也进一步地证明了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和环境的互动和交换,个体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多年前的一个案例,曾经让我非常不能理解。那是一个有强迫症状的高中生,曾经住过两次医院,一次两个多月,一次半年以上。在咨询的开始阶段,进行的非常的困难。因为他宣称要解决他强迫症症状的问题,其他的一概与要解决的问题无关,所以都不予回答。我觉得他就像是在沙漠里,他的问题,似乎是“我怎么走出沙漠”,但当你邀请他走时,他是拒绝的,因为他已经绝望了,被吓坏了,被死死地钉在了沙漠的一个点上,动弹不得。

于是,我只能邀请他先“活动下手脚”,“伸展下腰身”,并不急于上路。几个回合下来,他松了一点点。活动的范围大了一点点。说话多了起来,既然走不出去,就先谈谈自己的心情,曾经的向往,和一些回忆吧。

逐渐地,他的信任多了一些,对他自己也更感兴趣了。一次,当我和他假设道:“如果这地球上,就剩下你和我,而只有一杯水了;如果你喝了,就能活下来,如果我喝了,你就死了,你想不想和我抢?”

按照当时我的理解,他的攻击性受到了压抑,我是希望借由此比喻,唤醒他向外的攻击,来和我抢,攻击我,从而解除他的压抑,他的防御,而使他重新释放他的力量。他的回答,全然出乎我的意料
他说:“如果是这样,我会让你喝了这杯水”

我说:“为什么,那样你不就死了吗?”

他回答到:“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吗?”

当时,我一时语塞,不知到怎么回答。因为他没按我的“计划”展开,他没按我头脑中的“地图”行走,当时,只是觉得感动,但按照那时我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就是不知道怎么来回应。

现在,还有些懊悔当时的懵懂和漠然。今天看来,他是在表达他对关系的饥渴,对与重要他人共在的强烈需要;为了保持关系,不惜牺牲自己,不惜压抑自己的情感需要,而去想维护关系的存在。

所以他会不断地忍受,限制自己,压缩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一点点把自己捆绑起来,生怕伤害到别人,让别人厌恶或憎恶,惨遭新一轮的抛弃。

同时,他也无意间给自己戴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他用他的症状不断地防御他对他父母因忽略他和不能同调地回应他,而产生的愤怒。当时他那虔诚而无助的眼神,瘦弱而僵硬的身躯,现在又漂浮在我眼前。

后来,随着咨询的持续,他的情况有了好转,强迫的症状减轻了,曾经认为无药可救的他,也逐渐觉得有了希望。他的父母想见见我这位神奇的咨询师;在和他们的谈话中,我明显地感觉到了那位母亲情感的疏离,短短的十分钟内,我几次严重地“走神”;同时我更理解了父亲因工作在外而导致缺位的严重后果。也许来访者心中还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杯水”,即便是“沙漠中一泡尿”,那也是非常地弥足珍贵的,它带来了转机,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关系情感重建的机会,使来访者和咨询师在危机中,找到了出路和希望。

无论是“沙漠里的一泡尿”,还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杯水”,都强烈地表达了作为一个人对关系强烈的渴望和无可替代的需要。

只是每个人的地图不一样,每个人所处的时空不一样,有的人注定会身处绝境,不断地遭遇挫折。维系他心理生存的环境,非常之恶劣,资源非常匮乏,常常会创伤这个顽强的探险者。

但只要你在咨询室里见到他,说明他已经千里迢迢,穿越来到你面前,他在找寻“沙漠里的一泡尿”,他愿意和你分享“地球上最后一杯水”,人生有如此苦涩,艰辛,但又美妙,喜悦的相逢,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