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情境中对表达的允许和尊重

十一假期前,我和工作室的同事应邀到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为学生家长进行了一场有关心理发展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学生家长围着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十一假期前,我和工作室的同事应邀到北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为学生家长进行了一场有关心理发展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学生家长围着我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热切盼望;同时又觉得作为心理学工作者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有太多的当代心理学成果需要普及和推广。

家长提的问题,基本上具有一致性,就是有关自己孩子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爱玩手机,不专心学习,学习没有动力,听不进家长的意见和忠告,有不良的习惯等等。几乎清一色地都在描述孩子的“毛病”,寻找解决这些“毛病”的办法。

没有一位家长,去讨论和探索自己是否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存在不妥之处,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毛病”,做出了“贡献”。

这种把孩子当做客体,当做教育和矫正对象的视角,显然已经远离了当代精神分析主体间系统理论的视角,其本身就足以造成孩子的各种“毛病”。同时,这样的情感和思维模式,又是这些家长自己意识不到的,自动化地表现在和孩子的相处与互动中。

在两个人互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个人早期成长过程中,在与重要养育者的互动中,双方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个由两个个体的主观世界相互表达,相互回应,相互调谐所组成的体验系统;系统互动而产生的体验被这个系统中的个体分别感知并记忆,形成看似个体化的体验;这个体验本身其实就是互动出来的,是系统的产物和成果。

如果这个系统运转正常的话,位于系统中的个体,所形成的体验就是愉快的,和谐的;然后这些体验,就会整合到这个人的心理结构中去,形成未来与其他个体交互时,形成新系统并在新系统中进行情感调谐的心理功能。

而一旦系统的运转受到干扰,甚至破坏,位于系统中的个体,为了防御不愉快的,抑郁的,焦虑的体验,会无意识地将自己与对方的连接进行分断,从而使系统遭到破坏,形成孤立的个体体验,虽然短期内,避免了进一步的挫败和伤害,但长期却加重了不愉快,抑郁,焦虑的体验;而这些体验,不能被整合到心理结构中去,只能作为异己的体验进行防御;从而也就成为在未来,与其他个体交互时,形成新系统的障碍。

在交互情境中,其中一方对另一方个体体验表达的限制和压制,是造成系统故障甚至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中的这句短语是说,宁可表达而死,也不能沉默而苟活。但其背后隐含的另一个意思其实是:表达是很危险的,是要冒着死亡的危险;但同时表达是如此的重要,宁可牺牲生命,也要表达,否则,活着等于死了。

假如一个人早期的体验记忆是,如果自己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很有可能受到系统中另一方的批评,驳斥,否定,甚至厌恶,最终破坏了与另一方连接,导致系统的崩溃,那实际上,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危险的”情境中。

当这个人还没有足够的心智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为保持关系系统的存在,她/他会牺牲自己的表达,会为生而默,宁死不鸣。因为沉默还可以维护系统表面的存在,而表达则注定会破坏掉系统的完整,相当于害人害己。所以,这个人,就会学会了做出这样“明智”的选择。

一个孩子进入初中,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不是始于最近,一般来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过往的系统交互的情境中,她/他的表达,一定是多次的被忽略,被压制,被矫正,以至于她/他不再“鸣叫”,但也失去了“生”的乐趣的和享受。一个失去了乐趣和享受的心理世界,是匮乏和暗黑的,是了无生趣的;到了这个地步的时候,丧失物理上生命(例如自杀),其实是在同步心理上的感受和需要。

同样,如果一个孩子痴迷于手机,痴迷于电子游戏,说明她/他的内心世界可能已经非常孤独了。在和人的交往中,体验不到任何的乐趣;而在虚拟的世界中,却可以获得极大满足,这足以促成这样的成瘾。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造成在情境交互中对其表达进行压制和限制的根本原因,是做为家长一方的心理功能不健全所导致。做为成人方的家长,其本身就存在心理上的问题甚至障碍,没有办法做到开放与包容,不能承受因孩子表达所所带来的焦虑甚至恐惧,因此,选择相对简单地压制,否定孩子的表达,是其唯一可以做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境中,表达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但接收者脆弱的心理结构,其因承受表达而濒临崩溃的心理功能,才是具有风险的。所以一个脆弱的,心理不稳定,亦或是表面上心理稳定,但情感上解离的成人,是不敢接受另一方的表达的。

只允许所谓正能量的表达,其实是心理上不能承担“负能量”的表现。对自身心理结构的挫败和由此导致的崩溃的风险,足以使一方去压制另一方的表达。这也就造成了这个交互系统的破裂,甚至崩溃。

系统一旦被破坏,双方就会站在各自的对立面,视对方为“客体”,而对客体是需要,或防御或战斗或远离的。

一位孩子在外地上大学的家长,非常困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搭理自己,连电话都不愿意接。其实她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之间的主体间系统,早已被破坏和中断了。这位家长自以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其实是在满足她自己自恋的需要,在与孩子的交互中,她已经最大程度地忽略了孩子的表达和需求,而只在满足自己自恋的需求。这样单向的自恋需求满足,被这个孩子体验为受到控制或是限制,孩子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受到忽略,得不到满足,自然会选择与这样的家长隔离或远离。

同样,处于这样境地的孩子,心理上也是痛苦和孤独的。失去了系统的承接和归属,就像随风飘荡的羽毛,或是随波荡漾的浮萍,总也没有安定的感觉,总有无家可归的痛楚;同时也总在不断地寻找归宿,寻找“系统的家”(Relational Home)。

中国古代的先贤,早已认识到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对他人影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功能,才有可能在互动中,健康地影响到他人,形成良性的主体间系统的运转。

所谓因材施教,也不过是说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主体间的情感调谐,而不是一味僵化地按自己的教条和先入为主的前反思潜意识,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限制,压制了对方的表达。

在心理咨询中,对待每一位来访者,同样需要针对性的,灵活的应对,才能使对方更自由地表达。而表达本身,不是在创造或发明,只是将自己的感受逐渐地清晰和意识化,这个过程就是在建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形成适应性的心理功能。

愿宁鸣而死成为过去,让常鸣而生成为现在,唯有对表达的接纳,尊重和情感的调谐,才是主体间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才是位于主体间系统中的双方,心理健康发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