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稿】危机下的现象学反思:隔离与连结(二)

每月举办优质公开课,是SPEP体系的特色之一。

2020年3月,理心老师带来的公开课主题是《危机下的现象学反思:隔离与连结》。以下是视频回放和文字稿。

文字稿之二

课堂留言与提问

Q1.

“超越经验之经验,也就是与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关联是——彼此都是探索未知世界。”这个说法您赞成吗?

理心:赞同!

Q2.

您愿意打开自己,但是悻悻的结果就是“叔叔不愿意和我们聊天”,您是否会有自恋受损?如果反复如此,那还会愿意真诚的打开自己吗?

理心:我从这名保安的跟前走过,然后继续前行100米,见到了另一名保安。我对他说,“早晨好”,他楞了一下;我继续说,“早晨好”,他回到:“早晨好”。我愿意继续尝试,然后见到第二名、第三名。也可能有点自恋受损,但是那是一种尝试,就是一种打开和对这种可能性的一种探索。否则我们都遮蔽的话,相当于把自己关闭起来,因为我们今天谈的就是隔离与连结,就是我们的这种隔离,就相当于把自己隔离起来。隔离起来很多乐趣就没了,我们下面谈隔离,会带来新的不一样的体验。

Q3.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现象学或者打个比方,您会怎么来讲?

理心:打比方就得好几句话,我分享一下最近体验到的一件事。

在隔离期间因为垃圾无法长时间保存,我找到一个不违反规定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坐电梯,走楼梯从十七楼下到地下,把垃圾扔掉再走上来。

加上地下三层共二十层,我每天大概上下三次,这个习惯保留到今天隔离结束还在持续。但是到一到十七层的时候很累,现象学讲“回到体验”,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像我这种比较愚钝的人,用这种笨办法回到体验。我突然发现过去我上十七楼的时候,我总恨不得一下子就上到十七楼,或者一步两个台阶,或者走得很快。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什么叫“活在当下”!

现在我不想快速到达十七层,我从每一级台阶开始体验。我还有一个联想,这样拼命快速地到达十七层,相当于拼命快速地把这一生过完。我过去就是这样的,每一分钟都在往前赶,一天天排得特别满,就像上楼梯一样气喘吁吁。

于是我放弃了快速上到十七楼的想法,享受每一个台阶,不管上不上到十七层。我这样做了以后效果很明显,呼吸比较匀称了。而且我从每迈一步从脚到大腿到臀部、到腰部、到胸部、到脑袋,都去体验。

我的关注在于每迈一级台阶的时候,全身的肌肉和体验,不再关注有多快能完成。所以我突然意识到过去,其实我是在追求结果,而忽略了整个过程。过去练习运动的时候,教练说你别总关注结果,不要想你得第几名。很多运动中,一想到输赢就想要用力,这个时候就很有可能变形了。所以为什么网球运动员经常说enjoy the game,要享受比赛,忘记输赢。这并不是说不要输赢,而是每一个动作要到位,在动作当中你关注自己,而且不要被对方带动。

意向性理论亦如此。比如我们习惯了被对象带动,看到朋友好学,然后我也好学,TA读十本,我不能比TA少一本,我们就被TA带动,自己锚定不住了。别人看十本,有可能是TA只看目录,不看内容。有的读书会一年读300本书,我三本都困难。后来有人告诉我,人家只看目录,不看里面的内容。如果人家有计算机式的大脑,这个是无法跟相比。

同样爬十七楼,有人可以五分钟上去,有人可能两分钟就完成。所以每一个主体间其实都是不一样的。这十七层对我来讲和对一个短跑运动来运动员来讲,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能够回答刚才蒋同学的问题吗?不是一句话,说得这么长。讲这么多也说明,在非常具体的人身上,在非常具体的体验上,我们能体验到什么?至少我体验到了以后,刷碗的速度也放慢了,而且我在刷碗的时候也在享受刷每一只碗时水流过手的体验和感觉。

这样我干家务就不像以前那么累了。以前我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头疼,这么多碗,我得刷完它得多长时间?我5分钟全把它刷完。只要有这么一个目的驱动的时候,那是整个肌肉用力,大脑烦躁,整个过程就享受不到了。

通过上楼梯、通过刷碗,再通过包饺子、做饭,举一反三,慢慢可能会实现慢下来。所以慢下来不是个口号,是要经过现象学的反思和体验,慢慢的能够感觉到这其中的乐趣和奥妙,我们有可能慢下来,慢下来以后,做事就可能会有享受了。

那么,也就有可能接近所谓的“活在当下”了,可能永远无法全然的在当下,但是至少接近不为目标所困扰。

进一步的联想是什么?那么我过去的这些意向性的习惯,或者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从过去转移到现在,我习惯了追求目标,忽略过程,快速达到,而不关注中间的这些过程。虽然有时候达到了,也并没有享受的感觉,因为整个过程是很辛苦的。比如说爬十七层就是为了锻炼身体,这就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把一个行为工具化的结果,为了锻炼而汗流浃背,而整个运动的快乐体验不到了。

这样的运动也许很难坚持,也许会带来伤害,因为身体完全就是在一个目标的驱动下来完成。所以很多人减肥失败也是在于把减肥作为了一个目标,而没有把它建立成生活的过程。作为一个追求快速地减,特别难受,然后快速地反弹。因为内在的这种意向性的结构或者习惯没有改变。通过外在的这些变化,导致内在的这种变化是不稳定的。

Q4.

您怎样理解康德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他们有什么本质不同?

理心:这个问题是非常哲学化的问题了,既然问到了就说一点,看能不能把大家说糊涂了。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一位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调和者。这是我这么看,其他人可能不这么认为。康德提出现象界和物自体的概念。他把自在之物称为物自体,而人对这些自在之物的经验和体验,称为现象界。

这是一个现象和物自体并存的观点。它有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他的第一批判。这样的结论划分,可以说是现象学的一个发端。因为物自体经由人的感官进行体验和经验,然后产生了现象界,而人对现象界的这种认识永远达不到物自体。因为无论人怎么去认识,都是人的认识,永远无法达到物自体的本貌。简单地说,康德当年曾经规范了这样的路径,把它分成了现象界和物自体,这样的划分其实是一个二元论的观点,保留了二元论的困境。

这个困境是什么呢?人类永远无法认识所谓的“自在之物”,人和自在之物之间有一个鸿沟,这个是康德没有解决的问题。胡塞尔的现象学跟他有什么不一样?胡塞尔的现象学放弃了物自体这个概念,这就是我们刚在主体间的课上给大家讲过的。胡塞尔把自在物加括号,悬隔这个自在物,而去只看现象界。所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发展了康德的理论,他的观点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哲学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那么不再管自在之物了,重点就看这个现象、现象界。就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把主体和客体全加括号,只看主体间,只看彼此间的体验,不看我们彼此。我们过去认为这个是某个人的特点,现在我们看这是我和此人共同形成的一种体验,这也不是我的主观认识,这也不是说TA的一个客观呈现,这是我跟TA在一起共建出来的一种体验。那么这个体验的本身意味着什么?我们要跳入到这个意识的河流——意识流之中,而不是再去研究过去的我们认为此人具有哪些特点?或者我有哪些认识的属性?所以跟康德哲学的区分简单来说就是这样。这两位理论家的著作都是庞大的三大批判,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就三本,所以也不是这么简单的诠释就能一句话说明的,只是我们初步的探索。今后我们可以继续深入看更多关于康德、笛卡尔、休谟的东西,包括近代很多像伽达默尔,很多的哲学方面的、心理学方面的东西都可以借鉴。在心理学的学习方面,我们也需要打开自己,不只局限在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了解,或者仅局限在对自体心理学、主体间的了解。心理学理论当中,它体现了一些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变迁。

还有同学刚才提到量子力学,如果有能力或精力去涉猎更广泛的人类的经验,体验就更为丰富了。只要我们能够打开,即不遮蔽自己。我们可能需要短暂的隔离,但是我们可能需要一个更长久的开放。这样的打开和开放导致我们的内在体验的层次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可能会从过去非常单一、僵化的模式,变得灵活、有弹性、丰富。就像大家看自然界的这些树或者花或者草木,它都是非常有层次,非常丰富的。

我们每个人也是一样的,可能被外在的某种思想或者教育所限定了,使自身的丰富性得不到呈现。学习现象学,包括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它是非常人文主义的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最大的贡献是达到了情境主义维度。它不像过去的普通心理学把人看成人群,我们学普通心理学的时候,谈到调查样本,每千人万人要有一个调查样本,在调查样本当中进行统计。

关于记忆的规律有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普通心理学认为不同的人在这个规律下是一样的。他把人看成了是一个客体,看成了是一个一般化的人,所以他要抽象出来一个一般化的,放在每一个人身上皆准的规律。这是过去普通心理学要努力的。但是弗洛伊德不是这样的,具体到了你、我,具体到了安娜·O,帕本海姆这个人,具体到了她的成长经历,她的父亲母亲。所以有人说精神分析挖掘来访者历史,一定要哭诉童年,这是误解。

他关注到了这个人意识及其情感形成的情境,是通过叙事来关注到这些情境和细节,这样弗洛伊德的理论就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人。从安娜·O到少女杜拉到小汉斯等等。精神分析框架下的心理学讨论都是以案例为基础的,都是以一个具体的活人为基础的,而每一个活人呈现的情感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很简单,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一样的人吗?绝对没有,即使双胞胎也是有区别的。

这就是情境主义所带来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已经被给予的丰富的内在的资源,这资源有跟大家共通的地方,但是也有非常大的独特性。所以这样的现象学体验,会让这些独特性逐渐的呈现,让你让本来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加绚丽,而不是1000个人都是一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000个人都学解析几何都学代数,1000个人都学同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即使在这样的危机当中,1000个人的体验也是有1000种的。

具体到个人,你有什么样的体验?这个体验之宝贵,之于你来讲是一个珍贵的礼物。刚才谈到的情境具体到个人的文化,和外在世界关联时所产生的特定体验是非常有力量的。体验不到的时候,可能说老师说这样,社会说这样,那就变成了跟随,丧失了自己原有的那些可能性、丰富性,逐渐地可能感觉到无力或者空虚。这和我们每个人对体验的忽略、跟随了一个所谓的公共的知识或者体验,而丧失了自己的这种探索和努力是有关联的。

当遵守一种公共的东西的时候,相对来讲安全的,但是所有的后果要自己承担。当丧失掉了独特性和丰富性的时候,最后这种丧失还是由个人来承担。所以在我们和世界之间,怎么样去搭建桥梁,或者已经有的桥梁如何显现?

这就是现象学帮我们做的——让本已存在的桥梁显现出来,连通我们和世界。这带给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所谓一个人觉得生活非常有兴趣,或者非常有力量,是说他能感受到他有一个桥梁跟这个世界之间或者跟你之间他能感受到这种愉快和欢乐。

如果这些桥梁都没有了,都断开了,这个人是隔离、孤立和封闭的,这样的丰富性也就无从显现了。这样的一生是不是有点可惜浪费了。所以危机只不过是我们赋予它的一个名词,我们把它叫做危机。其实危机和幸运不过都是一种体验。在现象学的维度,所以每一个体验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现象学就是这么看,危机和危机事件、危机现象、隔离与连结。

Q5.

现象学和存在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和联系?

理心:现象学更强调主观世界不叫主观,是主观间世界、主体间,更强调体验或者观念的这一部分。存在主义有点要纠正现象学的唯观念论,强调世界的存在。海德格尔会说存在是在世界中存在,就是Being应一定要在世界中,他有修正现象学的意思。严格地说胡塞尔是一个数学家,从数学理论出发探究人类的认识,从认识论出发,从这个观点来说,它更偏向于唯心主义。海德格尔后来强调有外在的世界,虽然他没有回到康德的物自体范畴内,那么他强调Being是要在世界当中来存在和完成的。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存在主义为我们今天这个体系所能更取的是它的情境主义。现象学我们所能够体现在心理学当中的是经验和体验的这一部分。所以在主体间理论中,史托罗楼自己就把它命名为现象学、情境主义。一部分从胡塞尔那里来,另一部分海德格尔情境主义来延续。但是海德格尔后来参加了德国纳粹党,这是他终身的一个困难和污点。由此很多人对存在主义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探索或怀疑。胡塞尔本人认为后来海德格尔的理论已经背离了自己早期的现象学的一些思想,还有一个维度就是现象学其实更强调主体间更强调一个系统内所共同形成的结果。

我认为存在主义在中后期偏向了个人主义,偏向了孤立心理学。又回到了“我要成为我自己,我要成为我”的Being。这个Being跟胡塞尔当年所谈到的,这个现象其实是我们系统之间的一个交互,或者有人谈到量子纠缠,这个观点被弱化了了。现在的存在主义,非常喜欢探索关于死亡、孤独、无意义、自由,更强调是个体维度的自由和一个个体维度的死亡承担。我觉得带有孤立主义心理学的一些特色,靠近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但是又不能说存在主义是理性主义,所以还是有点复杂的。

总之存在主义跟现象学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也是从现象学发展出来的。关于海德格尔的理解是有一些困难的,因为毕竟我们不能读德文的原着,而且对于他个人的生平也不是特别了解,这个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可能也是导致存在主义后来热度有所下降的一个原因。

Q6.

如何从现象学观点理解“存在必有合理性”?

理心:第一个问题是如何从现象学观点去“理解存在必有合理性”?我们第1次公开课就是“一切皆现象”。

现象学聚焦在了系统间的意识或者体验上,我们也可以将所有这些都从体验的维度出发,这种存在本身也是一个现象,或者说这个Being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这个维度是不是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一切都可以从现象、体验作为出发点。而现象学要强调这个体验,不是说“我”的体验,是“我们”的体验,从“我的”到“我们的”其实是一个跨越。过去的这种主观主义,无非是认为我认识这个世界,我就包含了这个世界。

这样的观念不像康德讲物自体陷入到不可知论,但陷入到“是否可以为所欲为”的唯我论困境。我们生活当中发现,不是什么能够心想事成的。所谓的现象是指,我们跟世界之间在互动当中所形成的体验,是共在和共建的,而不是以单一的“我”的主观臆断或者意动就能够决定的。

所以现象学是带有限定性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也继承了现象学的这一部分,谈到了人的有限性。无论你怎样思考或者感受,它是很有限的。因为人和世界之间的交互,会产生特定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它不能推而广之,变成无所不能。这就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婴儿或者是儿童时代,往往有这种无所不能的夸大体验。当越来越成年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多事做不成,有句话讲“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个是怎么来的?这就是现象,它不是一个主观的单维度的“唯我”的现象,是和世界交互间的每一个情境下的现象。

这些现象被是限定的、有限的。但如果把有限的现象加起来,假设我跟不同的人都有一个深度的体验,这些深度的体验叠加起来,就让有限性变得极大的丰富。但在每一个具体的情境下,还是有一些被限定的。比如我跟吕同学之间可能更多的谈诗歌,跟贾同学之间更多的谈历史,跟唱同学之间更多的谈八段锦,会有一些特定的限定在彼此之间。

当我们有更丰富的开放后,能进入到更丰富的世界,是使我们内在丰富的根本原因。历史证明长城是非常伟大的隔离措施,两三千年前用它来防御,保护自己。但此后的社会变迁中我们要跨越长城,今天它变成一个历史的遗迹,人类文明进程的见证,不能再成为一个重新被真正使用的实体。

如果有朝一日美国真的在它的边境树立隔离墙,把整个国家封闭起来,离衰落就已经非常接近,会变得非常的单一、枯竭。因为美国的兴起正是因为二战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科胡特、爱因斯坦这样的人从欧洲来美国。这些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很多是从欧洲来的,这样的连结,把欧陆文化的人文主义带到到了美国,和英国的加尔文教、个人主义结合,才有今天美国的丰富。

Q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还原论、唯物论和决定论。请问理心老师如何理解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理心:我觉得还原论是一致的。其实弗洛伊德的还原论,来源于现象学的还原论,可能是受影响,也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但不是唯物论,因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身不是唯物论,因为弗洛伊德设定了“自我、本我和超我”,本身就是一种假设和一种虚构,它并不是唯物的,哪里可以看到“自我、本我、超我”?潜意识从哪可以验证?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这些从哪可以看到?都是一些推断和一些相对主观的假设,所以弗洛伊德本身不能看成是唯物主义的。

刚才还提到环境决定论,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并不完全是环境决定论,反而是后期的客体关系、自我心理学带有环境决定论的意味。弗洛伊德的确谈到了环境,早期的理论是性欲诱惑理论,如果是性欲诱惑理论,可以说是环境决定的,大人诱惑孩子,这是环境导致了孩子的创伤。

但是他后来放弃了性欲诱惑论,而改成了性和力比多的投注,和俄狄浦斯幻想。变成了儿童自己的幻想,或者说他认为人性中有一个自发的幻想,导致这样的一个必经的路径要完成。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完全的环境决定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其实也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也有一些刚才谈到的康德的味道,因为他既看到了主观的现象,看到了自我、本我、超我,看到的潜意识意识之间非常主观和建构性的一些想法。

但他又把人作为了客体、对象,一个物自体,所以他具有康德这种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摇摆的特点。

现象学的心理学发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其从二元对立的困境当中解放出来。科胡特曾经说,要把心理学变成纯粹的心理学,不再介于生物学和心理学之间。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一大基石是力比多攻击性理论,继承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性的观点是存在的,所以物自体和现象界一直在打架。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后面有自体心理学和主体间理论。有机会的话在之后的课程中再和大家向前推进。如果当期有一些新事件,我们也会结合新的事件来和大家讨论现象学对我们精神分析当代理论的影响。今天这个话题不知是否让大家感到沉重或者不舒服,或者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点分享我们的一些体验,供大家来去有更多的联想和发现。

结 语

谢谢理心老师,90分钟的时间给我们上了现象学的一门大课。通过现象学视角,从身边的共性事件,到个体成长的经历,从森田疗法,到动力学心理咨询的实例,把危机的事件变成了人生的体验,给予我们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如果这次公开课我只能记住一句话,我铭记的是这句——隔离是暂时的,开放是永久的,连结是本源的需求。

其实暂时性的“隔离”无处不在,连结永远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断经历的危机中,我们学习并探索,生命的渴望自然呈现出来。

武汉的樱花依旧会盛开,这场危机终会过去,所有的体验留下来。这次危机中,亲爱的朋友,你关注了什么?欢迎大家在我们的公开课群中继续讨论互动。

希望樱花再开的时候,所有的危机都会随风而逝,留下来的只有启示、反思、连结、体验。

本次公开课到此结束,下个月再见。